刺激2025——AP生物感想

作者: Jerry

自七月七日AP出分已经过去一个月了,在阅读过Biobloom上其他同学的感受后,我也想向没有学过AP生物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学科。

不过我想介绍的并不是课堂上的经历,而是参加模考和正式参加考试的一些心得体会。

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模考是在2025年3月19日,那个自模考表发下来以后就让我畏惧的日期。当时我正个人对于如何复习比较迷茫,在考试的前两天一直东一棍子西一棒子地看知识点,以致于我到了当天还处于一个很迷茫的状态。模考时间是晚上的六点半到九点半,由于是第一次模考,所以亲爱的苑老师想让我们体会一下正式考试的时间分配。在模考开始前的下午,我和其他上课的同学堆在四班的教室里讨论知识点和做过的题,随着时间推移,我们的讨论内容从“那个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全过程是啥来着”逐渐变成了“这个知识点应该不会考这么多吧”到最后变为了“不是这也太刺激了,好绝望啊”。临近考前我的心态彻底沦陷了,脑子甚至无法正常思考,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坐上了考场,等待着命运的审判。

首场模考像一场屠杀, 面对答题格式都有点没搞明白的我,我就像拿着石头的中世纪小兵妄想打败现代坦克。FRQ(自由问答题)里的实验设计题让我措手不及,明明复习过酶活性实验,落笔时却好似仙家对话,前言不搭后语,疑似梦到哪句写哪句。MCQ(选择题)中涉及信号转导的连环题更让我在时间压力下连环失误。最后,我也不负众望,在首次模考取得了擦边四分,苑老师给我写了这样一段评语“上帝向人间撒满了智慧,而你却打了把伞”,徒儿受益匪浅。

第二次模考在苑老师课后的错题总结后,我的答题思路有了很大的提升,虽然还是四分。MCQ的正确率提升了不少,相比上次多拿了十几分,尤其是数据分析题,我发现自己开始能一眼识破干扰选项。考后分析显示,我的弱点从“知识盲区”转向了“细节疏忽”。FRQ做的时候也开始找到了语感,出现了框架,不过答题思路还是过于抽象,答案太过表层,没有去真的解释细节。

后续几次模考每次基于上次都有进步,不过都没有拿到五分,这是已经是四月底,距离正式考试仅剩两周。在考前的五一假期,我感觉我把我前16年的走的神全给补上了,终于自学明白了自己的漏点,苑老师每天不定时的答疑帮助非常大。五月四日,考前前一天,我去考场踩点了,与预期中的不同,考点是在一个比较有“烟火气”的街区,考场弥漫着一股菜市场的味道,这也稍微放松了一下我紧绷的神经。

四号晚上我没有睡着,四点多就起床收拾东西,顺便再复习一会儿了,早上到达考点时,天还没完全亮,我和几个同学在附近的一个酒店大堂进行了最后一次讨论,随后就是正考,决定我们一年心血的考试来了。说实话,当我验证完身份信息,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后,我已经释怀了,完全没有紧张的情绪了,随后的考试印象不是很深了,只记得这是我做正式题最顺的一次,三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。出考场后,空气中朦朦胧胧的,我跟苑老师和家长说感觉考的还不错,原话或许更激动一些。当时只疑惑,之前自己为什么那么紧张。

下一个夜不能寐的夜晚就是七月七日之前了,在七月七日我四点就坐在电脑前不断刷新,不过一直没出成绩,就只好出门去见初中同学了。五点多的时候,有人说了句出分了,我就掏出手机打开college board, 本来还想去遮一下,结果刚打开查分界面,映入眼帘的就是AP biology 5, 当时感觉这辈子都值了。

作为一个学生物的学生,APbio 是我的必经之路也是生物生的必经之路,不过我推荐所有想学stem专业的同学来上,对一个人的学术思维和语言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。


©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


总访问量